|
新建生產線原料系統前期和試生產期工藝管理特點及主要內容新建生產線原料系統前期和試生產期工藝管理特點及主要內容根據現在生料粉磨系統的發展趨勢來看,工藝設計、設備配套逐步走向模塊化。按照功能劃分為主礦石流預均化子項,原料調配子項、粉磨子項、生料成品輸送儲存子項,每一子項集中管理,單獨實現預均化、原料配料、粉磨篩分、粉體均化儲存等功能。 按照上述理論特點,新建生產線原料系統和以前的管磨系統相比工藝設計較先進,管理特點日亦細分。 按照子項功能特點分別進行管理論述: 8.1.1 主礦石流預均化 水泥生產除對原料品位有一定要求外,更重要的是原料化學成份的均勻性,否則將影響窯的熱工制度和熟料質量。為了滿足入窯生料均勻性要求,必須對原料進行均化。但從均化原理上都是通過多個不同質量的礦石流混合成為一個礦石流的過程來實現的。石灰石預均化堆場則是采用水平層堆料,垂直切割取料方式使數百層物料混合為一個礦石流進入調配站,從而起到了良好的均化效果。 對于新建熟料基地石灰石預均化管理相當重要,新建礦山開采初期石灰石礦大多波動較大,預均化控制要求更加迫切,故應加強對預均化堆場的管理: ● 盡量避免堆料機定點堆料,如采用定點堆料時,要求質控部門進行檢測跟蹤及時進行預調整。 ● 根據料堆的品位要求礦山搭配石灰石下山。 ● 如果是露天堆場存放則應做到晴天下品位低料,雨天下品位高料,減少礦石流輸送過程中堵塞現象。 ● 對新安裝的取料機進行技術標定,檢查料耙的切割面積、行走速度,檢查刮板的運行速度,檢查大車工作行走速度范圍,是否滿足工藝要求。 ● 對石灰石輸送系統能力進行核查,是否滿足作業要求。 ● 如果是長形堆場,取料機換堆時及時通知質控部門,并要求崗位工調整取料速度。 通過對輸送設備能力標定,正確排定主機運轉率,合理安排崗位工人數。 對新建石灰石預均化堆場一般要求: ● 日產2000-5000t/d級單生產線盡量采用圓形堆場,日產7000-10000t/d級生產線盡量采用長形堆場。 ● 堆場應設有應急下料口,以便取料機故障維修時應急下料。 ● 長形堆場均化效果較圓形堆場高,對石灰石品位波動大的礦山作長形堆場設計。 8.1.2 輔助材料預均化 原料輔助材料一般采用二組分或三組分混合。常用輔材有: 二組分: 粘土+鐵質原料 頁巖+鐵質原料 三組分: 粘土+砂巖+鐵質原料 頁巖+粘土+鐵質原料 對于粘土、頁巖、砂巖、鐵質原料要充分了解此物料特性,合理分配儲量,新建熟料基地往往因輔材儲量不足引發堵塞及停產現象。如果非公司自己開采輔助材料,除應考慮堆場儲量外還應要求分供方儲量保障。一般公司自己開采礦材應保證儲量可用15以上,完全外供輔材堆場儲量加外供方總儲量應可用20天以上。 新建熟料基地輔助材料堆、取方式一般采用側堆側取,此均化效果較差。應加強對入堆場物料工藝管理。 對新建輔助材料預均化堆場一般要求: ● 如果硅質原料是粘土和砂巖并用,堆場可設計成長形,實現側堆直取,粘土和砂巖進行混堆。 ● 如果日產小于5000t/d單線可考慮采用聯合儲庫形式,此方式布置物流順暢,輸送過程中轉運口較少。 ● 日產5000t/d生產線雙線共用堆場或萬噸級生產線應考慮雙線入調配站,減少物料轉運口。 8.1.3 調配站 調配站是原料工序中的難點和重點,生料質量的調控完全靠調配站來實現。 新建熟料基地調配站一般采用板喂機加皮帶秤方式進行物料分配,每種物料配比定量喂入入磨皮帶中。新型干法水泥廠中,判斷和控制生料質量合格率的主要技術指標有兩項:一是控制出磨生料三項率值的標準偏差即石灰石飽和系數LSF<±1.2硅酸率≤±0.15鋁氧率<±0.18,這一任務由X-熒光分析儀、皮帶秤、板喂機等主要設備組成的生料質量調配系統來完成;二是控制入窯生料CaCO3含量波動偏差在±0.3%,這一任務依靠均化鏈并最終由體積龐大均化庫完成。對生料質量的控制而言,控制入窯生料是最終目的,而控制出磨三項率值又是生料均化的前道工序。從而,出磨生料的好壞,直接影響均化庫的負擔。 也就是說調配站是生料均化鏈上的關鍵一環。 新建熟料基地調配站在規劃過程中應注意以下事項:● 提前規劃當地輔材礦山資源,合理選擇輔助材料的品種,一般輔材品種盡量要求少,這樣在實際生產過程中能減少堵塞的機會,便于調配站管理和維護。 ● 合理安排空氣炮的數量和位置,提前做好配料倉防堵工作。石灰石板喂機尾部應裝有空氣炮。 ● 對于水分10%以上的物料調配倉錐部傾角應作大于75度設計考慮。 ● 板喂機頭部下料口與皮帶秤的入料口應考慮物料的拋物線性喂入,也就是說讓物料直接落入皮帶秤,減少碰撞后落入皮帶秤。 8.1.4 立磨 根據立磨的特性,其主要功能是完成烘干和粉磨。 烘干主要依靠窯尾廢氣在磨內進行熱交換來完成,粉磨主要磨盤和輥之間的研磨壓力來完成。 新建熟料基地在規劃立磨項目時,要根據新型干法線窯磨一體化的特點,合理配置立磨運轉率和產量。 ● 選擇國產立磨時,注意磨機臺時富裕系數要略微偏高選擇,以保證其略低的運轉率來定期進行預檢預修。 ● 選擇進口立磨時,應注意當地特性物料的特點與進口立磨的配套,如粉磨物料水份過時,則應要求外商進行立磨個性化設計。 ● 立磨對增濕塔的依賴性較大,增濕塔應納入立磨一體規劃。 在試生產期間,工藝管理的主要特點是: ● 以均化庫為中心,合理安排立磨預檢預修。 ● 應成立專門立磨組,進行巡檢、維護、維修一體化,由于立磨技術涉及的范圍較廣,讓專門的人作專門的事是很必要的。 ● 制定祥細的操作規程,嚴格控制工藝操作參數,如磨入口溫度、出口溫度達到保護設備的目的。 ● 合理選擇噴口環的面積和擋環的高度。對于MLS和ATOX型立磨,噴環的面積是決定磨機吐渣量大小的一個重要因素,而擋環的高度與料層的厚度有相當關系。 ● 根據窯的熱耗和磨機的電耗,合理選擇生料粉的細度。 ● 合理選擇磨內噴水量和增濕塔內噴水量,讓入磨溫度和出磨溫度在受控范圍內。 8.1.5 生料成品儲存和輸送 生料均化庫是生料儲存和輸送系統中的主要環節。生料均化庫的任務是既要消除出磨生料具有短周期的成分波動,又要盡可能地穩定長周期生料成分的相對穩定。 新建熟料基地原料工序大多數配置連續多點卸料單庫,此庫結構簡單,入庫采用八嘴分離器喂入庫內,出庫采用多點分區輪流卸料斜槽抽出至標準倉。此庫均化系數設計為5-7,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往往達不到此均化效果。 在規劃使用生料均化庫就考慮如下因素: ● 合理選擇八嘴分離器中心室物料料床高度,恰當配置羅茨風機的風壓及風量。 ● 根據工藝需要合理選擇袋收塵器通風面積和風機風量。 ● 正確選擇均化庫的標高,以便與其它輸送設備相配套。 ● 合理安排卸料口的卸料時序及相應同時卸料口個數進一步優化均化效果。 ● 均化庫出庫控制流量閥的控制設備應遠離現場布置。 ● 建立以標準倉的倉重為常量的PLC控制程序。 在試生產期間工藝管理特點應注意如下因素: ● 對均化庫進行通風烘干,以便在使用過程中物料流暢。 ● 應對庫內敞開式空氣斜槽仔細檢查,及時發現如帆布破損、空氣腔堵塞、管道接錯等現象。 ● 對八嘴分離器部分進行合理配風,盡量避免生料走旁路,以免少去均化鏈中必要的一個鏈節。 ● 對均化庫環型充氣系統進行反復調試,滿足卸料程序需要。 總之,在新建熟料基地要合理規劃原料系統的物流系統。對于雨季時間較長的地區,還應同時接合雨季生產的特點,合理布置原料主材及輔材的輸送系統,使之盡量簡捷。輸送膠帶轉運口越少越好,對于粘性物料的輸送轉運口非標制作件應直線型設計,替代三通溜子的可逆皮帶應盡量選型超大,以便滿足非正常生產。 在試生產期間首先應做好堆場的管理工作,按照石灰石及各種輔材的設計儲期備料,并做好各種材料的質量檢測工作;其次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制定周密的操作細則,并交付操作人員按要求操作,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技術跟蹤隨時修訂完善操作細則;以均化庫的料位作為原料工序生產組織的平衡點,合理安排維修維護的時間。
河南華冠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專業致力于廢棄物處理、資源再利用、土壤修復,土壤改良劑行業,生產的立式磨機運轉率可提高10%以上,產量提高5%~10%,能耗降低20%左右,產能達到50-3000t/d,更加節能環保。如有需求,可直接咨詢18637113703(微信同號),華冠環保科技公司為您竭誠服務,隨時歡迎前來參觀! 專業售后服務!
氧化鋅生產線 回轉窯、烘干機 高嶺土生產線 冷卻機、預熱器 活性石灰生產線 除塵器、脫硫塔 氧化鎂生產線 白云石、菱鎂礦 滑石回轉窯 球磨機、棒磨機 鋁礬土生產線 立窯、回轉窯 土壤改良劑生產線 鉀肥、有機肥 固、危廢處理回轉窯 污染土修復、污泥陶粒 破碎機、立式磨機、皮帶輸送機、提升機 給料機、計量稱、包裝機、燃燒系統 |